如何通過飲食來補鈣
從孩子6個月開始,隨著輔食的逐漸添加,孩子開始接觸各種食物,那么其中有很多食物都是不錯的補鈣食品,不妨根據(jù)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加以選擇。
(1)高鈣飲食,這是預防缺鈣的根本措施,也是一種既經(jīng)濟又安全的補鈣方法。通常食物中的鈣吸收率只有30%。牛奶和豆制品是鈣質(zhì)的良好來源。含高鈣的食物還有蝦米皮、海帶、紫菜、牡蠣、海藻、芝麻醬等,動物骨頭湯含鈣也很豐富,但蝦皮和骨頭由于質(zhì)地堅硬,直接食用效果通常并不理想,所以最好能在食用前將其破碎,并在烹調(diào)過程中加些醋,可促進鈣的溶出,利于鈣的吸收。
(2)適量蛋白質(zhì),最好選用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,如蛋類、瘦肉、魚、蝦、雞、豆制品等食物。但過量的蛋白質(zhì)在體內(nèi)代謝中會產(chǎn)生酸性物質(zhì),增加尿鈣的排出量,導致體內(nèi)鈣的丟失增加。
(3)多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,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,能促進鈣的吸收,對骨質(zhì)基質(zhì)形成有利。但需提醒注意的是:一些蔬菜(如菠菜、空心菜、茭白、冬筍等)含草酸較多,能與鈣結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鈣,影響和阻止機體對鈣的吸收。因此,中老年人在食用這些蔬菜前,先用水煮一下,以去除蔬菜中的草酸。
(4)低磷飲食,當血磷增高時,血鈣即減低,同時鈣從腸道吸收作用也差。故而要少食高磷食物,如可樂等。
(5)低鹽、低糖飲食,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以消除鈣吸收過程中的障礙因素。不應在服用補鈣劑的同時飲用汽水、碳酸飲料等,否則會影響對鈣的吸收和利用。
適量運動
對成年人來說,運動減少易使骨骼的鈣質(zhì)被移出,而導致骨量的丟失,引起骨質(zhì)疏松。而對于嬰兒補鈣來說,適宜的運動會讓孩子的骨骼發(fā)育更加理想。

補鈣別忘曬太陽
無論你攝入多少鈣質(zhì),如果沒有維生素D,小腸也無法對鈣進行吸收。人類皮膚中含有7-脫氫膽固醇,只有通過紫外線的照射后,才能轉(zhuǎn)化為維生素D3。因此,嬰幼兒應該多接受陽光照射,從而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,增加鈣從小腸的吸收。由于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,衣服、塵埃、煙霧等都能阻礙紫外線的通過,因此,曬太陽要去戶外盡量使皮膚直接與陽光接觸,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,只有這樣,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如何辨別是否存在鈣缺乏
首先,要看飲食供應的鈣是否足夠,寶寶是否有相應的如佝髏病、夜驚、汗多、顱骨軟、囟門晚閉、牙出的晚出的少、雞胸、肋骨串珠、O形腿、X形腿等癥狀。3歲之前的孩子應觀察,是否冬天、夏天不出門曬太陽,因為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鈣質(zhì)吸收。